踔厉奋发,勤恳治学三十载。外国语学院教授黄焰结始终以“学翻译,做翻译,教翻译,论翻译”为座右铭,致力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译”为刃,助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他先后任安徽省外文学会副会长、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比较符号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著译多部,翻译累计字数愈百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教研重大和重点项目等10余项。
乘东风译西言,踔厉发扬文化
缘于对翻译的浓厚兴趣,黄焰结在硕士时期就主修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实践与理论方向。恰逢新世纪之交翻译学学科迅猛发展,他乘时代东风踏入崭新的学术殿堂,由此开启他30年来的学术之路。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每个文明都有产生、有发展、有鼎盛,还有颓败,这个过程好像是必然的,但唯独中华文明一直永葆青春。这个永葆青春的“灵药”到底是什么呢?季羡林先生说就是翻译。他说,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上,有两股大水注入了中华文化长河,一股是佛经翻译,还有一股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如今,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世界,做到‘东学西渐’,翻译派上了大用处。”黄焰结解释道,翻译并不停留在语言转换的表层面,更应是文化交流的通道。秉持文明互鉴的学术方针,他以“译”为刃,奋进在中西文化交流一线,出版《翻译史研究方法》《自然的大都市》《成也朋友,败也朋友》等著译。在逾百万字的翻译作品中,60万字的《自然的大都市》是其代表性作品。
翻译这部书,黄焰结与两位同事从专业术语统一、翻译原则制定入手,夙兴夜寐,历时一年终于形成初稿。而让黄焰结最花费心血的地方,是他个人长达半年对译稿的统校和修订。“毕竟这是部关涉美国历史文化的巨著,里面有不少特色历史文化名词,要做到准确表达不容易。”机缘巧合,期间黄焰结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短期研修。他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利用身边资源解决难题:“泡”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逮”着当地老师、同学请教......力求能得到最精准、地道的表达。就这样,积攒了一个春天的难题在访学期间得以解决,顺利完成撰稿修订。译作一经问世,收获了大量好评。“这部著作的英文文笔极佳,既有史家之准确节制,也有文体家之优美凝练,虽然书中应用了大量数据分析,讨论了很多看似枯燥的对象,从铁路的时间安排到肉类加工业的季节性,但却如同许许多多富有诗意的故事的组合。这样的文字也给翻译造成很大的难度,中译本却成功地将这些特色呈现了出来,可以说是我读到的去年出版的学术译著中最花心思的一部,令人钦佩。”北京大学历史系陆扬教授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我的2020推荐阅读”中大力赞赏。
“《自然的大都市》是由美国历史学会会长威廉·克罗农编写的城市史研究的巅峰之作,不仅是一部城市史,也是一部美国崛起时代社会和经济及其与特殊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全景图,作为世界级经典著作,极具研究价值。”谈及翻译初心,黄焰结深切表示,要将世界优秀文化瑰宝引进来,让中国读者多读“好”书。
不消言,黄焰结在时代东风下勤勤恳恳,一直坚守在研制中华文明永葆青春的“灵药”道路上。
秉原则专翻译,融会贯通传佳作
在翻译界,千年来一直存在着有关直译和意译的争论。黄焰结认为其中任何一种翻译方法的盛行都与历史时代文化脱不开关系,“在‘我手写我口’的社会背景下,五四时期大力推行白话,而中国文学传统以文言为主,现代白话需从西方语言中借鉴。”处于历史转型年代,现代汉语不成熟,鲁迅先生也推崇“引进外国句法和文法来丰富现代汉语”。较为生硬、古板的直译则成为当时翻译家们的主流。如今,现代汉语体系逐渐完整,流畅、可读性强的意译更受大众喜爱。“良好的双语能力只是翻译基础。”面对“什么才是一个好翻译”的问题,黄焰结这样回答,“做好文化过滤、文化沟通,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才是翻译能力的重要体现。”
翻译启蒙阶段,黄焰结深受导师林克难教授的影响,对富有“文采”的翻译表达颇为青睐,在之后的求学道路上他还有意识地大量阅读文言作品,自发探求富于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表达方式。事实证明,长期的文化积累于翻译作品的呈现非常有效。“史论结合,评述得当。不是堆材料,而是真的融会贯通,很让人佩服。”豆瓣上总有热评对于黄焰结的译著发表真挚赞美。
孜孜不倦治学三十载,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黄焰结有套自己的翻译理论。在黄焰结眼中,能否经受得住读者的检验才是评判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如同后现代的“作者已死”理论,创作和翻译完成后作/译者就无权干涉这个作品,作品内涵意义的挖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读者的理解,就像人们对于鲁迅先生“两棵枣树”的不同阐述诠释。如同后现代的“作者已死”理论,翻译和创作完成后作/译者就无权干涉这个作品,作品表达内涵的传播的很大因素来自于读者的理解。因此,黄焰结将“可读性”视为翻译的第一要务,在翻译《自然的大都市》过程中,时常会有长难句的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采用意译:将句子拆开或者做些变通,在内容准确的基础上书写流畅可读的译文,确保译文读者能够充分理解。”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作为中间承接人,黄焰结的翻译原则是“用通顺的汉语来忠实地再现原文的内容”。与作者近,直译居多;离作者远,需文笔活。“我觉得要与作者不即不离。”黄焰结笑谈。在翻译另一部《翻译史研究方法》(与其专著同名)时,他就时常与原作者探讨,询问自己是否对作品理解到位,“即使阅读汉语作品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接收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如何还原作品的意蕴?这个时候与作者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一部作品的传播范围不仅有关作者的写作水平更是在考验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再创作,总会带上自己的风格和韵味。“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离不开他的译者葛浩文,葛浩文在与莫言充分交流后,甚至修改原作的部分内容,用适合西方读者的表达方式去叙述文章,果然反响非常热烈。”再如大翻译家严复,他选择用桐城派古文翻译西方思想著作,在翻译中作了大量注释,影响力深远,可以说这也是译者展现翻译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创造中黄焰结始终贯彻他翻译原则,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文化鉴赏的主观能动性,运用翻译的“道”与“器”,最大限度为原作诠释添彩,助力优秀世界文明思想的传播延续。
紧抓手潜学术,学做教论奋前行
初出茅庐时,黄焰结对作品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不仅有文学性作品,连理工科论文我都翻译过。”照单全收的无奈一度让他接收的翻译任务十分“杂”。翻译五花八门的“杂学”文本,迫使他去查阅相关的知识,有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论文,甚至数学、物理等方面的文章,这无形之中使他“博览群书”,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学科基础,而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用他谦虚的话来说,也“略有所知”。但也正是前期来者不拒、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博观约取的学习态度为他后来的科研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三十年来,黄焰结一直在“学翻译、做翻译、教翻译、论翻译”的路上,在翻译界崭露头角,入选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计划,获“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人才称号,先后任安徽省外文学会副会长、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在,我更倾向于学术性翻译和研究,这可能跟我高校教师的气质更加契合吧。”走上科研道路,黄焰结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省教研重大和重点项目、省厅级项目10余项,目前在研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张闻天翻译研究”和省哲学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近现代安徽翻译文化史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全国一级出版社和“百佳”出版社)出版了《翻译史研究方法》(2022)等专著,并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
论及大力发展学术的原因与期许,黄焰结诚恳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更需要把教学和科研统一起来,成为教育的实践者、研究者、思想者和创新者。”在自己深入学术研究的同时,他也将目光聚焦于青年教师,无论是常规的学术沙龙还是私下的“小灶教学”,黄焰结总是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研究乐趣,乐此不疲地帮助青年教师们提升科研能力,增强自信,“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就是创新学术团队,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繁荣,为咱们学校的学科振兴行动计划添砖加瓦。”
不止于埋头书斋、苦究理论,黄焰结有着自己的精神价值追求:“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既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个人价值的实现。”秉持“金针度人”的教育理念,黄焰结时常研读专业理论和教育著作,认真思考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他将翻译视为与学生联络的桥梁纽带,鼓励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实践,带领学生参加翻译大赛、申请课题、参与校内外学术活动,指导学生获奖多项大赛,教学成果颇为丰富。
专注翻译之路三十年,黄焰结期待着拥有无限可塑性的学生们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潜心于翻译事业和翻译学术研究。借用林语堂先生之言,黄焰结为自己画像:“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去教书育人。”
(采写/孙裕;编辑/陈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