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刊发校长李亚栋院士专访《因循守旧的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

  • 时间:2023-12-25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王哲谦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近日,由光明日报主管,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的《教育家》杂志“院士谈”栏目以《因循守旧的应试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为题,刊发了记者对校长李亚栋院士的专访。访谈中,李亚栋院士围绕“培养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这一主题,从“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培养人才在大学永远是第一位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死知识’的人”“教育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分”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

现将全文转录如下,以飨读者:

全球正面临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的产生、深化和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各领域的形态也正在被重塑。当下,培养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主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校长李亚栋教授。

拔尖创新人才不是“ 拔”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

《教育家》:李校长,教育是被当下科技变革广泛影响的重要领域,教育领域本身既要随变革做出前瞻性调整,也要帮助学生为无法准确定义的未来工作做好准备。在变化的不确定中,衡量创新人才的标准是否需要调整?如何培养能够站立创新前沿、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人才?

李亚栋:确实如您所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进行新一轮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教育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须及时作出前瞻性调整和深层次变革,才能培养出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衡量创新人才的标准是多样的,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时代有不同内涵,但是有些基本要求和判断标准应该一以贯之。比如能否坚持独立思考、勇于追 求真理;能否敢于质疑、敢于说“NO”;能否创造性提出新观点、产出新成果等,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必备的基础素质和能力。我认为衡量科技创新人才可以用一个通用的“金 标”来检验,即“三发一解”,“你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发展了什么、解决了什么科学和/或技术和/或工程上的难题”。我之前在多次演讲中也反复说过,任何一项重大的科技发现和发明,只有真正造福人类社会才会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在评价创新人才时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安徽师大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累计培养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学校毕业生中,共有5位两院院士、47位国家“杰青”和24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高端学术拔尖人才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二十多位。我们始终坚信,创新人才来自创新的教育,因循守旧的应试教育确实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整个教育链同题共答。首先,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教育是一门科学,兴教办学、人才成长都有其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必须远离浮躁、拒绝功利。创新人才培养更是如此,不能被“工程化”“流程化”,像工厂车间生产品一样来批量生产,而是要突出个性、因材施教,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

其次,要注重各学段一体化贯通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学段之间的协调联动,必须大中小学同题共答,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各方面有效衔接,真正构建起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基础教育领域,要着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在基础知识传授过程中,鼓励独立思考,种下创新的“种子”。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强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把学生创新创造的潜能有效激发出来。

最后,要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良生态。创新的“种 子”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土壤、阳光、水分、气候都必不可少。要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化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与工程相结合,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让更多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实践之中。

培养人才在大学永远是第一位的

《教育家》:现在许多创新性科技成果都是在学科交叉融合及各类新科学技术彼此交织中催生出来的,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是以专业来细分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是否会影响甚至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是否需要重新考量人才培养的要素和结构,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李亚栋:学科、专业与知识密切相关,是人类社会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进行体系化分类的结果。大学是知识生产、积累和知识传播、创新的重要场所。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大学也就不得不划分专业,否则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知识的学习。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大学依然都是以学科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确实存在重“专” 和“精”、轻“广”和“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大学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但我认为,学科专业细分与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必然联系,是否影响甚至阻碍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大学能否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优化调整,让人才培养能够及时跟上社会发展步伐。

培养人才在大学永远是第一位的。关于是否需要重新考量人才培养的要素和结构,重构人才培养路径,确实值得深思和研讨。我认为,每所大学都应顺应国际大势,服务国家需求,回应社会关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布局。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切实抓好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近三年来,安徽师大聚焦需求导向,新增人工智能等多个本科专业,增设资源与环境等15个博士、硕士招生专业,主动撤销文化产业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停招职业技术教育等5个硕士招生专业。

另一方面,要强化产学研合作和校企协同育人。坚持需求牵引和目标导向,大力加强地方政府、创新企业和高等学校战略合作,建立健全人才、平台、资源等共享互用,按照“市场主导、政府主推、院校主办、企业主用”的原则,加强有组织的科研创新和有组织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安徽师大主动加强与科大讯飞、奇瑞、海螺等高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开设“创 新人才定制班”和“卓越工程师班”,联合培养了一大批企业所盼、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死知识”的人

《教育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还面临哪些挑战,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哪些理念和方式需要坚持,哪些需要摒弃?

李亚栋: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背景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组矛盾上:一是大众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之间的矛盾。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一方面是规模庞大的学生数量,另一方面是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两者之间的不均衡导致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难免会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造成影响。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前面我说过,虽然各高校都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但相较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与新兴产业对接不够紧密,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不够深入,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不够有力,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需要进一 步加大力度。

三是传统教学模式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知识传授,但是现代社会最缺乏、最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死知识”的人,而是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我们必须要善于将“死知识”变成 “活知识”。这就要求教育需作出调整,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有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功能,面对社会的重大变革或重大挑战,既要革新,应用新的理念、技术和方式方法等,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发扬优良传统,对传统价值体系中的精华内容进行坚守与传承。

首先,我们需要坚守和传承的是教育初心、教育思想、教育情怀。从“有教无类”到“传道、授业、解惑”,再到“尊师重教”“立德树人”,我国拥有数千年的优良教育传统,这些优良教育传统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之中,我们要更好地践行。

其次,我们需要革新和完善的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技术。从教育内容看,大学的知识供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有些“落后于社会”,甚至“与社会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授新观点、新知识、新技能。从教育方式看,传统的“说 教式”“灌输式”教学显然不适合于创新人才培养,而是 要更多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创造力。从教育技术看,新一代网络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新冲击、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赛道,我们要充分发挥教 育数字化的“突破口”作用,全面推进新一代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分

《教育家》:“师范”时刻提醒着师大“培养人民教师”的建校初心,在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师范教育实践中,如何培养好大批的未来教师,使他们能够胜任育人工作?

李亚栋:教育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根基,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师资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老百姓对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安徽师大作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牌师范院校,被誉为安徽师范教育的“龙头”和基础教育的“母机”,始终坚守师范办学底色,着力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优质师资人才,在安徽省中小学校长和管理骨干之中有一半以上是永利官网毕业生。

针对师范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安徽师大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学科振兴”“基础教育振兴”“大学生护航”三大行动计划,向全社会作出了“我们的师范毕业生一出校门就要达到省级示范中学教师平均水平”的庄严承诺。

一是实施“学科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做强高峰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尤其是把高考9个科目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名师,努力打造出30门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精品核心课程,切实让全体学生把专业课学深、学精,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施“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师范 生的从教能力。率先实施“暑期小学期”制,着力打造金牌 教案、金牌教练、金牌师范生“三金”工程。今年我们聘请了来自全国126名教学名师和国际奥赛金牌教练组成的特聘教授团队,成功主办了首期一个月的“暑期小学期”师范生教学实战训练,为2576名学员奉献了一堂堂精彩的示范“金 课”,切实让师范生“现学现练”,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实施“大学生护航”行动计划,全面保障师范生健康成长发展。我们提出“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率先成立校院两级学生工作委员会,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分类建立学生档案,集全校之力和社会之力解决好学生在思想、学习、情感、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全面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努力造就更多大国良师。

教育是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教育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分,只是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而已,不能顾此失彼、因噎废食。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传授过程中提高受教育者的个人基本素质,鼓励他们读万卷书,实现基本知识的积累;结合社会实践,行万里路,提高人才的见识、洞察力和学术品味,从而确立人生奋斗目标。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