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榜样师大人】严景华:做好自己,相信未来

  • 时间:2024-07-01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作者:大学生记者团 陈玥羽
  • 点击量:
预审 审核

6月22日,永利官网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花津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永利官网1986届生物系校友严景华作为校友代表致辞。期间,永利官网大学生记者团记者对严景华校友进行了专访。

回望师大时光:凡是经历,皆有意义

受邀回到母校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严景华表示激动而又惶恐。看着学弟学妹们青春洋溢的笑脸,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代。“这也是给我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我总在想,我的经历能不能鼓舞到大家,我的发言能不能帮助到大家。”回望在师大求学的青葱岁月,严景华十分感恩在师大收获的一切,她和同学们细数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分享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从师大走出的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师大学子擎一盏明灯。

“师大是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1982年的夏天,正是恢复高考的第5个年头,严景华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走进了师大校园。对于那时的她来说,大学生活是全新而陌生的。“我在师大接受的是全方位的锻炼。”严景华认为,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更是生活经验的丰富,与人沟通交流的培养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大学的作用是给你一个重要的人生经历。”

“作为一名师大的老校友,我以身为师大人而骄傲自豪,我深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我们的青春和梦想。”初入校园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家都懵懵懂懂,严景华总能想起刚开学大家都操着一口带着家乡味道的普通话艰难交流的情景。后来去到黄山专业实习,大家一起睡大通铺,早上外出采集样本,晚上回来压制标本,早出晚归很是辛苦却也无比充实,到最后都变成了“革命友谊”。“我们经常在路边掐一片叶子,互相考这是什么科什么属的,大家都能对答如流。”就这样,知识印刻在了脑海,友谊记录在心间。严景华还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篮球队、排球队,处处都有她的身影。师大的四年时光虽转瞬即逝,点滴经历汇集在人生的重量却如此珍贵。

忆起在师大求学的经历,严景华十分感恩师大严谨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生物系学习的她不仅要学习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同时还会接触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的内容。师大的课程设置为严景华提供了广阔而扎实的学科基础,透过自己的科研经历回望,她深有感触:“做科研就像盖房子一样,要打好地基,越宽越好。凡是所学都有用处,要全面学习,不断积累。”正是从师大本科习得的这种全面学习的态度,为她日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看似差别甚远的领域,却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进一步提升了我的科研创新能力。”严景华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断汲取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后来在硕士、博士阶段分别攻读植物生理生化和分子遗传学,最终融会贯通,在积极响应国家发展需要的而背景下选择专研传染病学,成果颇丰。

思考社会责任:做好自己,勇于担当

除了在科研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外,严景华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传染病研究领域,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抗击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请大家尽快回北京,我们是做传染病研究的,危急时刻,我们不能退。”这是严景华在2020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团队群中发送的信息。疫情当前,身为国家急需的关键科研人员,严景华迅速反应,带领团队承担了科技部疫苗攻关五条路线之一 ——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同时还承担了新型肺炎抗体药物的研究。

在她的号召之下,团队所有成员两天内陆续返京,整建制地投入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工作中。经过100多个日夜的埋头苦干,严景华与微生物所抗疫科技攻关团队终于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他们研制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和新冠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获批临床试验。

“没有哪次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科研攻关像这次这么压力巨大!每天汇报进展,每个人工作进度以小时、分钟计。没有除夕、新年,没日没夜做实验。一帮年轻人连班倒,我心疼他们,也感谢他们!”谈起抗疫经历,严景华表示,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让她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能够担当起这个责任、作出成果,真的非常荣幸和自豪。”

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严景华及其团队能够承担起这样的重大任务也绝非一息偶然。“走好每一步都很重要,要时刻关注社会需要什么,个人能做的事情有大有小,但关键是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她强调,个人选择的方向即国家的需求,只有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坚持学习精神:开拓创新,抓住机遇

“离开校园的时候,我们很难预测自己在事业上会走多远,成功有努力和机遇的因素,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努力前行,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厚积薄发。”严景华是在接触了广阔的科研方向,坚持学习十余年后才终于找到自己深研的专业定位,而这样的机遇是她日复一日的积累为她支起的桥梁,她也在科研进程中愈发感受到交叉科学的背景下培养的逻辑思维与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大学四年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它不仅给了你专业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你能够不断学习,开拓创新。”在科研道路上,严景华始终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她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成长的源泉,是推动科研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严景华向师大学子分享她做科研以来的经验和建议。她表示,学习和创新是双向互通的,要保证自己把专业知识学扎实,同时要保持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敏锐感知,关注科技前沿动态,紧跟时代步伐。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问题意识,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方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只有坚持学习,不断创新,才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做好自己,抓住机遇,相信未来。”这是严景华送给师大学子的寄语,希望同学们都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这种学习和创新精神,勇敢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赭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

花津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2     电话:(0553)5910027

天门山校区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

邮编:241008

教育基金会

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

邮编:2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