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态与环境学院,推开317实验室的门,门内最先抓住你眼球的一定是四方墙壁。一排排学术论文,一列列授权专利,一张张荣誉证书,将实验室四方墙壁张贴的满满当当,浓郁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门外春和景明,惠风和畅,几棵修竹撑起盎然生机。
见有人来,陶海升教授马上起身,快步走到门口迎接,脸上一团和气,见之可亲。说起墙上的展示内容,他说:“这些全都是我学生的成果。”随后兴致勃勃地一一介绍起来,全程面带笑容,自豪之情从眼角眉梢中流淌出来。
孜孜不倦,细微之处铸师魂
“陶老师,您那里有我以前在课题组组会上汇报的PPT吗?”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在电话里询问陶教授。他打开学生的电子档案,很快就找到这份PPT。
“学生找我要以前的材料,只要我坐在电脑前,五分钟之内肯定能找出来。”从2009级到2022级,他为课题组每一级本科生都做了一份电子档案,研究生和博士生也没落下。点开这些电子档案,组会上汇报过的PPT、参加各类赛事的材料、平时的课业、写过的论文等等全都井井有条地归置在文件夹里,其中论文从初稿到定稿中间经历了几版修改稿都按顺序排好。
“只要学生找我,我从不拒绝,事事有回应是我对学生的承诺。”
不管多忙,学生提交的论文,三天之内一定改好,修改时连中英文逗号的区别这种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他都会指出来。常常在夜里十一二点,他将论文改好发给学生。有位学生半夜接收到陶海升修改后的论文大为感动:“陶老师,这么晚您还没睡,在帮我改文章啊。”有的学生毕业后去其他学校读研或读博,有时仍然会请他修改文章,他也从不推辞,尽心尽力帮忙。
谢宗璠是陶海升课题组2019级的本科生,拿到了推免保研中科大的资格。申请推免保研,需要准备大量材料,这些材料都要导师修改、签字。一天晚上,谢宗璠想请陶海升来实验室帮自己改材料,发完消息天却下起了雨。“陶老师会不会来呢?”谢宗璠心中打起了鼓。犹疑中,陶海升推门走了进来,湿着半边身子笑道:“得亏我骑得快,不然全身都淋湿了。”他拿毛巾随便擦了擦雨水,就开始指导谢宗璠修改申报材料。“老师完全可以在电脑上改好发给我,但没想到他会冒雨赶来当面指导。”谢宗璠心中深受触动。
研究生做实验,陶海升全程在实验室指导。本科生要考研,他就经常去图书馆、考研教室“查岗”;要求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每周交一篇英语作文或5句英语翻译,他逐字逐句修改;复试时又当起了模拟考官。多年前考取中山大学研究生的方安琪对陶海升说:“大学四年,我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进入您的实验室,选择您做指导老师。”
累吗?“当然会累,但我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累点也值得。”
为什么愿意在学生身上下这么多功夫?“我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有时候是也很无助,我对学生那种想努力但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去努力的焦灼和迷茫感同身受,成为老师后,就尽我所能去指导学生。”
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这样的老师哪位学生不喜欢呢?课题组里的本科生程雅琳考上名校研究生,她却说:“陶老师,我想了想,还是不去了,我想读您的研究生,继续跟着您。”
倾心育桃李,桃李硕果丰。据不完全统计,陶海升的实验室在10年内先后培养了百余名环境专业优秀学生,学生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5项,获省级及以上各类奖项和资助共计近50项,85%以上的本科生进入名校深造。
殚精竭虑,方方面面助发展
课题组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毕业的学生们制作了一段致敬视频。面对镜头,学生们除了表达对陶老师的想念和敬意之外,更多的是怀念在课题组的时光。
陶海升的课题组有什么魔力,让学生毕业多年还念念不忘?
“陶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平等的科研平台,他非常尊重我们的想法,从不强制要求我们跟随他的研究方向,允许我们探索更多可能性。”这是博士生张解和给出的第一个答案。
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科研氛围,每年都有大批学生慕名前来,想要加入课题组。除了环境专业的学生,他的课题组有时还接收了其他学院的学生。
陶海升允许学生试错。学生提出实验想法,他从不轻易下对错与否的结论,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放手去做。有位学生问:“陶老师,我不知道这个实验能不能做成功,万一钱花掉了,但实验失败了,您会不会批评我?”他回答:“这个经费花下去了,实验是有可能会成功的,如果不花,这个实验肯定是不会成功的。”
“我在陶老师的课题组组会上学到了人生最好的一课:表达自己。”这是2013级的王大全给出的第二个答案。
有个学生参加比赛,面对观众席,“腿抖的跟筛糠样的”,陶海升意识到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太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一上台就紧张、发言不流畅的毛病,他特意在课题组的组会上设置汇报和表演两个环节。
汇报环节,陶海升让学生上台面向大家汇报自己一周的学习情况。王大全回忆第一次上台汇报的场景:“我结结巴巴,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PPT上的内容,中间还夹杂着数不清的停顿,尽管那是一次失败的表现,但对我而言却是一次成功,我学会了在人前表达自己。”
表演环节,不拘形式,自在表现。唱歌、弹吉他、吹葫芦丝、吹口琴、诗朗诵、魔术表演……各种才艺轮番上演,热闹得像联欢晚会现场。有表演者,还得有摄像者,组会记录员……学生各司其职,轮流扮演。
这样做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学会流畅的自我表达,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在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之余培养点爱好,丰富生活。
陶海升在组会上会吹奏洞箫给学生听,洞箫也是他调节工作和生活的润滑剂。清晨薄雾中,落日余晖里,他骑着自行车找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就开始一人一箫一片天的灵魂独舞。花津河畔、梅林深处、文思亭下都曾留下沉郁幽远、婉转低回的箫声。“我之所以选择箫,源于年少时心中有过‘一箫一剑走天涯’的武侠梦。箫声一起,我就进入到悠远的境地里,身心轻松。”
勤勤恳恳,砥砺深耕教育路
陶海升本科学的物理,硕士和博士学的化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就是黾勉苦辛,朝乾夕惕的勤奋精神。大学毕业后,他在永利官网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当一名实验员。起初他面临着“玻璃仪器全不识,学生嬉笑我外行”的窘境,自尊心强的他暗暗下决心要迎头赶上。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到家后继续学习到凌晨三四点钟才入睡。靠着这样的吃苦精神,几年内,他就快速成长为高级实验师。
取得这样的成绩后,陶海升仍步履不停,在院里老教授的鼓励下,加之对知识的渴望,他选择继续深造。后来调到生态与环境学院工作,他又拿出“认准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做成功”的钻研精神,让自己尽快适应新领域。他每天拼命看书学习做笔记,由于写字太多,导致他的右胳膊疼了将近一年多时间。
在学院工作中,陶海升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教学、科研之外,先后担任实验中心主任、专业负责人等,目前还在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用自己的努力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在教学上,他承担起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精心探索教学方法,一些复杂难教、挂科率高的课经由他讲解,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大幅提高。在科研上,他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学校本科教学成果奖、最美教师、先进工作者等系列荣誉。
学院有位老领导说:“像陶海升这样的教授,确实难得,让他做什么事都认真对待,从来不抱怨。”他的博士生评价他:“我最敬佩陶老师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学院哪里需要他,他能立马调整自己去适应工作,关键还做得很好,真的很励志。”
“多做事,少空谈,用勤奋致成功。”这是他反复向学生强调的做人理念,这句话也是对他人生态度最好的注解。
采访陶海升的时候正值三月,春天的花津,桃花怒放枝头,李树花开成簇,桃李之下莘莘学子如织。待到鲜桃满枝、脆李累累时,就快到了陶海升送走一届毕业生的时候,不久的将来,317实验室又将迎来一届新生,这新老交替中流动的是桃李满天下的生生不息。